城美藝論, 展演活動

當代科幻的存在與真實 | 北美館「 未來身體:超自然雕塑 」


未來身體:超自然雕塑
在寫實與超寫實的雕塑美學中,探討後人類時代未來的身體形貌與倫理界限。
2023/2/18-6/4 於北美館展出。


時下 ChatGPT 、Midjourney AI 人工智慧擴增實境 基因改造 等話題蔚為熱議,人類探索著,如何在更新的未來中自處?

當科技發展已迫近這樣的現實:我們得以對大自然中所有生物包含人類本身,進行存在性修正。未來人會形成何種不同的身體感及認知我們將會是「誰」或者是「什麼」?又將生活在什麼樣的環境中

創作方面,與時俱進的當代藝術家們也早已引入新技術,擴展設計與想像的可能性。如運用 3D 列印完善想法的落實過程,將雕塑藝術的界線推展至機器人與生物合成的技術層面。基於此,屬於我們的時代,望向未來的科幻意象是什麼更多當下的議題又將如何被看見與呈現

未來身體:超自然雕塑
至聖,《體內(M1)》,2013,矽膠雕塑、塑膠玻璃、各種材質,197 × 76 × 47公分。(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近期,來自德國的「未來身體:超自然雕塑」展覽在臺北市立美術館開幕(2 月 18 日至 6 月 4 日)。由德國圖賓根藝術館館長妮可.芙麗茲(Nicole Fritz)發想,德國圖賓根文化交流協會麥斯米蘭.雷澤(Maximilian Letze)作為共同策展人,對未來做出可能的回應。共邀請 23 組國際藝術家參與,展出 33 件超寫實與寫實雕塑作品。

當科技議題,遇上藝術的超寫實/寫實主義

未來身體:超自然雕塑
伊薩・根澤肯,《演員III之3》,2015,9個假人、混合媒材,196 × 275 × 268公分。(局部)(Melody TU 採訪拍攝

策展人麥斯米蘭.雷澤(Maximilian Letze)表示,這檔展覽最初發想於 2018 年,2020 年在德國正式展出,並於今年來到台灣。策展選件上,一要在視覺上能產生直觀感受,二則是要符合展覽的核心議題。除了不方便運輸的大件展品,原件幾乎全搬來台灣。

在全球流行疫情的衝擊下,策展人們意識到人類生活固有框架與身體的脆弱,思考著人類生存樣態的演變,並回望生命共同的主體性本質。「未來身體:超自然雕塑」指稱的「身體」,意指體驗外界的介面,包含著心靈與靈魂。他們尤其關注人類世(Anthropocene)時代發展中,機械義體、擴增實境、人工智慧、基因改造等數位演進與遺傳學工程,將人的身體與科技技術相互結合的「後人類」現象。這個現象不僅顯現介於人類與非人類之間的緊張感、不確定性,所謂「自然的身體」也越趨流動及模糊。

展覽中的雕塑美學,則以超寫實與寫實主義為基調。興起於 1970 年代的超寫實主義,被視作對純主觀抽象藝術的反動,多見於繪畫和雕塑領域,包括以攝影為基礎的照相寫實主義繪畫、企圖精確複製人體的超寫實雕塑。照相寫實主義相對較注重客觀形象的捕捉,超寫實雕塑則注重作品肌理細節,藉以讓觀者能直觀感受到具有真實感的認知錯覺。藝術家們藉此演繹出種種與現實對話的科幻情境,在直觀的感受下,讓觀眾更易於投射到作品中,進而引起對議題的好奇。

體驗的指引──展覽四大主題

展覽分為「混種人」、「後自然」、「藝術家4.0」、「科技 人類 變體」四大主題展區。不同主題之間關聯且重疊,策展人麥斯米蘭.雷澤(Maximilian Letze)更希望前來觀展的朋友們將其視為體驗的導覽與指引,而非截然的分類。

  • 在動物、人性與神性之間的「混種人」

「混種人」展區主要探究基因工程技術發展下,人體基因改造的影響,延伸至未來身體可能的樣貌,甚至是「混種生命體」的演化概念。

例如在《錯合(天鵝/海狸鼠/驢子》這件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由天鵝首、海狸鼠的身體與手、驢子的下半身共同組成的動物。這件作品的製作源自歷史悠久的標本技術,組合神話中經常出現的三種動物,也通往未來生物的可能形象。

未來身體:超自然雕塑
托馬斯.格倫菲爾,《錯合(天鵝/海狸鼠/驢子》,2008,動物標本,100 × 60 × 30公分。(Melody TU 採訪拍攝
派翠西亞・佩奇尼尼,《幼苗》,2020,矽膠、玻璃纖維、毛髮、衣服,201 × 94 × 46公分。(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人類男子的肩上,坐著像幼苗又像嬰兒的生物。《幼苗》來自澳洲的超寫實藝術家佩奇尼尼。藝術家擅長親密又古怪的風格與神話感,希望賦予觀眾既受吸引又感到不舒服的矛盾,進而思考什麼是正常?什麼是異類?此作靈感源於澳洲存在三百年的尤加利樹遭砍的議題,也引發觀者思考:人類對於大自然同情共感,對於人類自己創造出來的生物又將如何?

未來身體:超自然雕塑
山姆・詹克斯,《犬頭》,2008,矽膠、人類毛髮、毛皮,30 × 140 × 60公分。(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未來身體:超自然雕塑
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未來身體:超自然雕塑
圖像由藝術家及雪梨與新加坡蘇麗文+斯特魯普夫畫廊提供 © Sam Jinks

名為《犬頭》的犬頭人,以手撫心口的身姿躺臥在展場中,一樣在談與自然的關係。來自澳洲的新銳雕塑藝術家山姆・詹克斯(Sam Jinks),像油畫一樣一層層描繪,將人類靜脈與動脈上色,毛髮也是一線線縫上,在創作上花了很長時間。他的逼真技法,讓《犬頭》完整呈現出兩股張力:埃及神話中半神半人的犬頭形象,以及呈現易受攻擊姿態的人類身體。作品寓意為人也是動物,在自然中有力量又脆弱,同時交織著神性與人性。

  • 氣候變遷與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以後──「後自然」

有關人類世如何面對自然的改變,包含氣候變遷與第六次物種大滅絕。「後自然」展區聚焦在大自然如何在基因轉殖與人工科技中被交互挪用,並傳達人類帶給環境的破壞性變化與物種的極限。

未來身體:超自然雕塑
萊納.瑪麗亞・馬蒂希克,《生物(系列雕塑選件展示)》,1997-2020,加框橡皮泥及各種材質/橡膠/聚氯乙烯。(Melody TU 採訪拍攝

《生物》系列雕塑,展出藝術家萊納.瑪麗亞・馬蒂希克,想像活在氣候變遷後的環境之下,未來生物的多樣標本。藝術家還分別給了這些生物簡介,針對海平面上升、環境硫磺程度高等情形,生物樣態要如何演化與繁殖才能生存。

安妮・卡寧的作品結合了人造物,認為藝術與科學如同文藝復興時期的情形,並未需要分開。作品寄寓著科學的產物來自自然,也將回歸自然。

未來身體:超自然雕塑
安妮・卡寧,《壯麗II》,2022,紡織品、紗、鋼鐵,80 × 37 × 17公分。(Melody TU 採訪拍攝
派翠西亞・佩奇尼尼,《輓歌》,2011,矽膠、玻璃纖維、人類毛髮、衣服,110 × 65 × 60公分。(Melody TU 採訪拍攝
安娜・杜米楚與艾力克斯・梅伊,《古菌機器人:後奇異點與後氣候變化時代的生命形式》,2018,3D列印人工智慧神經網絡水下機器人(聚乳酸、電子零件、樹莓派電腦),40 × 40 公分(機器人尺寸)。(圖像由藝術家提供 © Anna Dumitriu and Alex May

《輓歌》作品為人捧著澳洲特有水滴魚。指涉人類過度捕撈,我們正經歷第六次物種大滅絕,而人口暴增、工業革命讓滅絕的速度更快。圓柱形水族箱中的《古菌機器人》,同樣也是偏向負面批判,呈現氣候變遷下諷刺科幻小說般的作品。以 3D 列印仿作古生菌的微生物態樣,反思若當今人為破壞導致生態系統崩塌後,尚有哪些生命形式得以生存。

  • 科技如何介入我們生活的各個面向──「科技 人類 變體」

無論是生活、工作、審美、精神感知與社會結構,科技產生無可忽視的影響。「科技 人類 變體」展區反詰各種科技和數位轉型的發展交合之間,有關人類內在-外在、心理-生理層面的議題。

派翠西亞・佩奇尼尼,《葛拉姆》,2016,矽膠、玻璃纖維、人類毛髮、衣服、水泥,140 × 120 × 170 公分。(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派翠西亞・佩奇尼尼(Patricia Piccinini)與墨爾本醫院的創傷外科醫生共同創作的《葛拉姆》具有結構加大的頭骨結構、類似安全氣囊的軀幹、粗糙化的皮膚和去除頸部等特徵,呈顯人類為承受車禍等致命衝擊所必需的進化,試圖以科技重塑我們存在的同時,卻也反映人體在無常中的脆弱程度。

伊薩・根澤肯,《演員III之3》,2015,9個假人、混合媒材,196 × 275 × 268公分。(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曾代表德國參加2007年威尼斯雙年展的伊薩・根澤肯(Isa Genzken),帶來作品《演員III之3》。這是圍成一圈、穿著不同服裝的人體模型,身上皆有某種科技用品,有某個感官被遮蔽。衣服特意未出現明顯的國家分野,代表是給全人類的訊息,觀者可把自己想像為其中一員,思索當代消費社會下的片段化身分認同。

超活力,《西方神明》,2019,陶瓷、飛機座椅、紡織品,104 × 60 × 130 公分。(Melody TU 採訪拍攝

《西方神明》深具反諷意味,讓飛機座椅上坐著兩位古希臘神明,象徵希望節能減碳,又希望搭乘飛機四處旅行的人們。在藝術與娛樂之間,以及文化交流的經濟優勢議題,批判西方消費主義。

未來身體:超自然雕塑
安娜・烏登伯格,《野蠻人 #7(零重力)》,2017,玻璃纖維外塗水溶性樹脂、行李箱、水晶指甲、假髮、絎縫人造皮革、羽絨外套、人造皮草、網布、水晶、Ugg 雪靴仿品、背包、風箏、仿牛仔褲,108 × 105 × 75 公分。(Melody TU 採訪拍攝

《野蠻人》來自瑞典 32 歲年輕藝術家,以扭曲的女性模型呈現現代社會給女性的壓力。作品身上東西分具有不同象徵意義:行李箱(熱愛冒險)、風箏(運動)、科技產品(新知)、破洞牛仔褲(有型)、露肚(性感)。在數位文化與社群媒體中,散播太多理想女性形象的壓力,需要各方面都完美,同時是母親又有自己的事業,成為身體扭曲無法承受的心理形象。

喬許・克萊恩,《不用找錢了(德州路邊餐廳服務生的手臂握著開瓶器)》,2018,丙烯酸感光樹肢3D列印雕像、訂製托盤、木質支架,96 × 81 × 81 公分。卡洛琳.沙普夫收藏。(Melody TU 採訪拍攝
  • 電繪與3D列印等影響「藝術家4.0」

未來的機器人是否得以擁有幻想、直覺等人類獨有的創造性特質,而我們又該如何與之共處與同理?「藝術家4.0」展出安德羅・韋庫亞Andro Wekua)《無題》,鋪著粉紅色地毯的房間裡,懸掛著一位面無表情的半機器人女孩。沉睡塑像輕敲手指的偶發聲響,卻能意外激發觀者共感的情緒,究竟機器人會變得更像我們,還是我們會變得更像他們?

未來身體:超自然雕塑
安德羅・韋庫亞,《無題》,2014,假髮、矽膠、蠟、高分子石膏、聚胺酯泡棉、鋼材、玻璃、合成繩索、鋁材鑄件、布料、馬達、電子零件、機械裝置,212.1 × 101.6 × 68.6 cm。(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甫獲第59屆威尼斯雙年展特別獎的林恩・何許曼・雷森(Lynn Hershman Leeson),也於臺灣首度呈現其獲提名之錄像作品《邏輯癱瘓人心》,由生化人女性輕聲闡述於數位調控的時代中,她在渴望如何更貼近人類與畏懼化為數據流的獨白中擺盪。

林恩・何許曼・雷森,《邏輯癱瘓人心》,2021,影像裝置,13分35秒。(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這些充滿前瞻性的作品,呈現出人類身體的解構與重構,人類與自然環境的、與機器的關係,勢必浮現的倫理辯證議題。也在數位演進與基因工程對於「後人類」(Anthropocene)時代的影響下,日漸模糊自然、科學與文化之間的界線,探問我們將如何重新定義自身與他者。

「未來身體:超自然雕塑」預計將於 4 月 15 日推出展覽漫遊活動,後續報名及更多消息請上 北美館官網 查詢。

採訪.撰文|Melody TU
新聞資料及官方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未來身體:超自然雕塑
Supernatural:Sculptural Visions of the Body

展期|2023.02.18-06.04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 2A、2B展覽室       

「未來身體:超自然雕塑」主視覺。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展覽概念:德國圖賓根藝術館 | 妮可.芙麗茲 ( Nicole Fritz )
共同策展人:德國圖賓根文化交流協會 | 麥斯米蘭.雷澤 ( Maximilian Letze )

參展藝術家:
Anna Dumitriu & Alex May 安娜・杜米楚與艾力克斯・梅伊
Andro Wekua 安德羅・韋庫亞
Anna Uddenberg 安娜・烏登伯格
Anne Carnein 安妮・卡寧
Banz & Bowinkel 班茲與鮑溫克
Fabien Mérelle 法比安・梅勒
Glaser / Kunz 格拉瑟與昆茲
Goshka Macuga 戈絲卡・馬庫加
Hicham Berrada 伊山・貝哈達
Isa Genzken 伊薩・根澤肯
Josh Kline 喬許・克萊恩
Krištof Kintera 克里斯托夫・金特拉
Lucia Leuci 盧希雅・雷西
Lynn Hershman Leeson 林恩・何許曼・雷森
Maurice Mbikayi 莫里斯・畢凱伊
Patricia Piccinini 派翠西亞・佩奇尼尼
Peter Land 彼特・蘭德
Reiner Maria Matysik 萊納・瑪麗亞・馬蒂希克
Sam Jinks 山姆・詹克斯
Santissimi 至聖
Stephanie Dinkins 史蒂芬妮・狄金斯
SUPER VIVAZ 超活力
Thomas Grünfeld 托馬斯・格倫菲爾

主題延伸閱讀

同期展覽加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