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演活動, 藝術美學

採集地方記憶的漫遊者|2022 城南駐村藝展「我家門前」

藝術駐村
寶藏巖歷史斷面(鄭開翔作品)

臺北城南,即老臺北城之外的南邊,字義外,卻代表著一個有機體,所有痕跡因流動嬗變而變得斑駁。從清朝初現臺北城,漢人移民湧現;到日治時期,城牆拆除;戰後多元文化匯聚於此,移民、僑生和客家人聚居,不變的是河岸小溪意象,而且有水自有橋,而被填蓋的水道後來也就成了彎街斜巷。

由寶藏巖國際藝術村舉辦主題駐村計劃,讓藝術家走入聚落巷弄,以城南為主軸,實地於寶藏巖週邊進行田野調查,推動臺北城南在地文化研究,城南水文或自然環境研究。希望與當地社群或產業建立合作與討論交流,成為一座以社區為核心,沒有圍牆的「城南臺大無圍牆博物館」。

三位駐村藝術家以漫遊者(Flaneur)自居,各以擅長的媒材和步伐,重新發掘生活中被忽略的城南背景,像是河的迂迴、巷弄裡的人為堆疊和轉角的大樹落英,這些看似平凡的事物,對於當地居民來說卻是生活在這裡的情感與回憶。

藝術駐村
牯嶺街松林書局(鄭開翔作品)
藝術駐村
南光理髮廳(鄭開翔作品)

藝術家鄭開翔擅長城市速寫,著有《街屋臺灣》,作品聚焦在常民的生活,並以「漫遊」的方式在街上取景。作品除了以繪畫記錄風景外,更採集城市中遇見的聲音、影像,同時將傳單、票券等既成物結合在作品中,讓多元的元素彼此產生對話,透過這樣的過程與城市產生連結,拼湊起對城南的認識與想像,邀請觀眾細味眼前街屋與平民日常。

藝術駐村
水文的迴線系列的空間裝置(劉開平作品)

藝術家劉開平延續竹環系列作品的創作脈絡,在創作過程中,延伸探訪重現的珋公圳、公館自來水園區、新店溪畔等,他關注水的樣貌,重疊上不同的時代、時間,並以竹、塑膠板予以形塑,極簡的曲線表現出水的型態律動於空間之中,呈現過往與現代水城的多元樣貌。透過「水文的迴線」系列創作,讓河川流線律動於空間之中。

藝術駐村
鹿鹿在松林書局(楊瀚橋作品)
藝術駐村
鹿鹿在城南(楊瀚橋作品)

藝術家楊瀚橋以長頸鹿裝置為伴,在城南生活中看到了寶藏巖與蟾蜍山的自然環境,還有居民們胼手胝足建造房屋。獨立書店、舊書街,城南的每條街道都充滿了故事,在實地走訪後,他將並將見聞轉化成專屬城南的桌遊體驗,化身「帶鹿人」串連在地故事與人物,帶著四位守護神,「蟾蜍」、「河神」、「神木」與「鹿鹿」一同遊走城南,在遊戲中重新體驗城南生活。

駐足四個月,藝術家以城南為家,帶著敏銳和溫柔眼光觀察城南人家門前種種,把所收集到的記憶與故事詮釋不一樣的城南風貌。本次除了展覽,也舉辦藝術家座談會,三位藝術家將與民眾分享在寶藏巖國際藝術村駐村四個月期間,在城南進行採集的過程和各種深刻記憶,以及是如何透過駐村和藝術創作來了解一個地方,進而將所獲得的養分進行轉化。

我家門前 Where The Stream Flows

展期 Exhibition Period|07.09(Sat.)-08.07(Sun.) (Closed on Monday)
開放時間 Open Time|11:00-18:00
地點 Venue|邊境 52 & 54 號展間、防空洞 & 轉角2號、山城53號展間 Frontier Gallery No. 52 & 54, Shelter & Corner Gallery No.2, Hill Gallery No.53
參展藝術家 Artists|劉開平 LIU Kai-Ping、鄭開翔 MimiBlack、楊瀚橋 YANG Han-Chiao
開幕導覽 Guided Tour|07.09(Sat.) 13:30-14:30,防空洞廣場, Shelter Plaza
藝術家座談 Artist Talk|07.09(Sat.) 14:45-16:00,邊境52 二樓, Frontier Gallery No. 52, 2F


延伸閱讀

✦  看不見的城市|在虛實之間,走讀葉石濤小說與台南
✦  我們在此相遇,而未來在此發生──2022 寶藏巖光節
✦  隨地虛構 讓新的風吹過寶藏巖邊境

新聞資料及圖片提供/寶藏巖國際藝術村
編輯/Melody 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