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遠雄博物館, 城美藝論

如詩如夢 鄭愛華描繪白沙灣的生活點滴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落腳於白沙灣的藝術家鄭愛華,天天與海、天空、萬物為伍,她將自己眼中所見的浪潮、棱角分明的岩石、鄉間生長的小花等景像,全都自由揮灑於畫布,娓娓訴說大自然的浩瀚,以及她如詩如夢般的內在情感。

鄭愛華

藝術家鄭愛華與作品《花語5》合照。圖/城市美學新態度攝。

鄭愛華出生於馬祖,大學修習國貿專業,畢業後8年到廣州美術學院進修,正式踏上藝術之路,其繪畫風格浪漫抒情、筆觸自由奔放,流露女性特有的纖細敏感。而她與同為藝術家的丈夫林文德,10多年來定居白沙灣,全心全意投入創作,描繪更多當地風景與生活的所感所思。

10多年前,他們夫婦倆在白沙灣找了一塊地,親自打造夢想中的家,一樓包含客廳、臥室與林文德的雕塑工作室,二樓則是鄭愛華的畫室。他們早上一起創作、一起用餐,下午相約到海邊散步、欣賞夕陽,晚上聽著浪聲入睡。

對鄭愛華來說,白沙灣有海有山,窗外就能見到落日,是一個風景美、住起來也很舒適的地方。今年1月,她也以「花語.夢語」為題,於人文遠雄博物館舉辦油畫雕塑個展,共展示14幅畫作與5件雕塑作品,表達她日常所見的風景、與白沙灣之間深厚的情感連結。

鄭愛華於人文遠雄博物館舉辦的「花語.夢語」油畫雕塑個展。圖/城市美學新態度攝。

「我在白沙灣海邊的房子,就像樹著了根般,離不開了。」鄭愛華說,她發現自己已經不需要出去旅行,當心胸無限寬廣,就算住在一個小地方,也能涵蓋全宇宙,在創作時能更自由揮灑。

像《夢語10》便以白沙灣附近的麟山鼻,被海浪拍打、棱角分明的風稜石為創作題材。鄭愛華描繪堅硬的黑色風稜石,並以細緻的白色線條與圓點佈滿畫面,表達波浪隨風運行至岸邊,在岩石上激起繾綣浪花,帶給人唯美浪漫的感受。

在藝術家眼中,麟山鼻的風稜石是有個性的,每個有棱有角,也是大自然裡渾然天成的雕塑,更是億年的寶藏。當人們欣賞這幅畫,不只可以看見細碎的浪花,也能感受到呼嘯而過的風與濤濤的海浪聲,彷彿身歷其境般來到麟山鼻。

《夢語10》以白沙灣附近的麟山鼻,被海浪拍打、棱角分明的風稜石為創作題材。圖/人文遠雄博物館提供。

夜晚的白沙灣也有另一種美與情調,鄭愛華將她在月光下漫步海邊的情景、對丈夫林文德的思念畫入作品《花語5》。深淺不一的藍色在畫面中流動,綠色光點若隱若現,中間則有兩朵優雅的白玫瑰相互依偎,看起來就像他們夫婦倆人甜蜜地牽手散步。

透過鄭愛華的畫筆,花不是單純的靜物,而是藉由花的意象去描述某些情感,像兩朵花緊緊相依,就隱喻她對丈夫數不盡的愛意、心裡的甜言蜜語。對她來說,最浪漫的事情就是與丈夫在月光下牽手漫步沙灘。

鄭愛華將她在月光下漫步海邊的情景、對丈夫林文德的思念畫入作品《花語5》。圖/人文遠雄博物館提供。

相伴11年 夫婦在藝術之路彼此砥礪

鄭愛華與林文德結褵多年,感情深厚,甜蜜與愛戀不時洋溢於繪畫。在林文德於2015年因病過世後,鄭愛華更常在言談與繪畫間流露無限的思慕。

林文德是位優秀的藝術家,生前旅居奧地利多年,重要作品包含鄭南榕紀念墓園的「自由之翼」銅雕,以及陳定南、史明、黃昭堂等人肖像。而在鄭愛華心裡,已故的丈夫個性很真誠可愛,是一個性情中人。

像倆人共同打造夢想中的房子,背後也有一段逗趣的故事。鄭愛華說,由於她常到白沙灣寫生,他們決定在附近買一塊地,在找房子的過程中,林文德在海邊以台語大聲喊「有沒有人要賣厝」,結果真的有一個阿姨過來,留了地址給他。

藝術家鄭愛華在記者會當天訴說創作理念。圖/城市美學新態度攝。

後來附近又有人帶他們夫婦去看一個廢墟,四周荒煙漫草,但視野非常棒,決定買下來重新整理,並以他們的需求設計房子與空間。林文德的工作室位在一樓,鄭愛華的畫室則在二樓,他們在創作時,兩個人是獨立的個體,互相尊重,不會打擾彼此,避免思緒中斷。

鄭愛華回憶道,早上他們會待在各自的工作室創作,午餐吃得很簡單,像港口附近新鮮的魚、鄰居種的菜,傍晚會一起散步,生活起來非常舒服。雖然他們沒有豐厚的經濟基礎,只靠藝術創作來維持,但他們不太重視物質生活,還是過得很開心,偶爾會遇到經濟窘迫的時候,每次都會逢凶化吉,剛好有人買畫或訂做肖像。

「藝術家之間通常不好相處,但我們兩個人個性很合得來,價值觀很相似。」鄭愛華表示,一輩子要遇到這麼契合的人不容易,雖然他們只相處11年,卻沒有發生過什麼口角,也沒有為了錢不高興,他們常常相望一眼就懂彼此想要什麼,而他比較急躁的時候,她就會退讓。

鄭愛華於人文遠雄博物館舉辦的「花語.夢語」油畫雕塑個展。圖/城市美學新態度攝。

花語傾訴日常生活 夢語來自無窮想像

生命的意義在於去體會與經歷,藝術也成為捕捉生活的吉光片羽、一瞬間的怦然心動、對人生的感觸哲思的情感出口。林文德因病辭世後,獨行藝術之路的鄭愛華將身心全部投入創作,這次在人文遠雄博物館舉辦的展覽「花語.夢語」,便是她累積一年多以來的豐沛能量。

鄭愛華說明,花語系列表現的是一種生活的日常時刻,而夢語系列卻是來自心裡無窮大的想像。而人文遠雄博物館游冉琪館長則觀察到,鄭愛華在花語系列與夢語系列油畫中,不僅融合了古典與印象派的技法,將畫作基底處理的更大膽而充滿實驗性。

「在幽微的色調中,綻放色彩和光輝,也顯現無比堅韌的生命力道。」藝術家郭清治如此形容鄭愛華的作品,就以其畫中景物而言,花與夢是她刻意追尋與描寫的題材一如交錯而延續著夢境,和許多回憶裡的生活臆象。

鄭愛華如詩如夢般的繪畫創作,以鄉間小花為題材的《夢語6》。圖/人文遠雄博物館提供。

「花語」系列以濃重鮮明的色彩與恣意流動的線條,描繪紅玫瑰、野薑花、荷花、野百合、桂花、杜鵑等各種花卉。無論是路過山中小徑飄來的淡淡幽香、在鐵柵欄間若隱若現的一抹豔紅,還是沙灘邊綠叢的點點白星等情景,都成為鄭愛華作品的柔媚身影。

以新庄仔村景色為靈感創作的《花語2》,描繪車新路一片翠綠的原野裡,潔白嬌嫩的野薑花被微風輕輕吹拂,姿態優雅自然,宛如蝴蝶般翩翩起舞,淡淡芳香彷彿流連許久不散,同時表達藝術家路過美景舞動、雀躍的心情。

鄭愛華以新庄仔村景色為靈感創作的《花語2》,描繪被風吹拂的野薑花。圖/城市美學新態度攝。

《花語1》則以鮮豔濃郁的色彩,創作10多朵紅色玫瑰盛放的景像,給人熱情浪漫的感受。紅玫瑰不只象徵美好的戀愛,同時也是鄭愛華與林文德之間的珍貴回憶,每年她的生日,丈夫都會藉故出門偷買一朵玫瑰送給她。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朵最美的玫瑰。」她也認為,這朵玫瑰代表每個人最好的一面、心中最純淨的地方,希望每個人看到這幅畫後,都能感受到裡頭的正面情緒與熱情。

《花語1》以鮮豔濃郁的色彩,創作10多朵紅色玫瑰盛放的景像。圖/人文遠雄博物館提供。

不同於「花語」系列具體的形象,「夢語」系列的題材是揉合現實與夢境,將生活的所見所思、日常的點點滴滴、情感的衝擊,幻化為神秘、自由、無所限制的夢境,在畫布恣意揮灑色彩與想像力。

鄭愛華讀了詩人曹開的作品後,被他在白色恐怖時期含冤入獄的苦難所觸動,便將自己感覺到的悲傷與痛苦融入作品《夢語1》。畫裡有許多黑色線條互相交織,就像冰冷陰暗的鐵柵欄,但在監牢外還是能看到微微的藍天,暗示曹開在在漫長的刑期中,仍看見一絲希望,仰賴寫詩作為活下去的動力。

鄭愛華以詩人曹開在白色恐怖時期含冤入獄的境遇所繪的作品《夢語1》。圖/人文遠雄博物館提供。

曹開把寫詩當作生命的動力,鄭愛華也把作畫視為活下去的力量。她說,她不像曹開被囚禁、失去自由,已經很幸運,能做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她想在生命的最後留下某些東西,透過創作把自己的感受與他人分享。

「年輕時總認為生命可以無限揮霍,但現在真正體悟了死亡後,會開始把握自己真正最想做的事情。」鄭愛華表示,回想這一年,自己花費許多心血創作,很可能是到了這個階段,人生的歷練與經驗越來越多,創作泉源湧現。

獨行藝術之路 重新投入雕塑創作

雖然鄭愛華以繪畫為人所知,但她在廣州美術學院進修時,其實是先學習雕塑,天天捏泥塑與敲打石材,後來才轉到油畫領域創作。而在丈夫林文德逝世後,鄭愛華著手整理他的作品,因緣際會下,她又重新投入雕塑創作。

「在新的藝術之路,鄭愛華以一人之姿展現雙人併行的藝術作業,出人意料的鄭愛華雕塑作品,成為新的探索。」詩人李敏勇說,在她獨行之路仍兼替林文德發聲,或含納了林文德的雕塑之心成為自己的雕塑之心。

鄭愛華以金屬媒材來形塑花朵盛放的模樣,創作宛如跳出畫框的雕塑。圖/城市美學新態度攝。

鄭愛華以金屬媒材來形塑花朵盛放的模樣,創作宛如跳出畫框的雕塑。她透過金屬焊接方式處理花朵、梗枝、葉子等造型,保留金屬原色或用酸腐蝕出新色彩,讓玫瑰、荷花、桂花、百合等花卉從藝術土壤中誕生,伸展出獨無有偶的姿態。

《花語─玫瑰》以金屬形塑兩朵優雅的玫瑰,一朵燦爛的綻放,一朵則是待放的花苞,底座形狀則宛如荷葉般,象徵花朵出淤泥而不染,給人清淨高雅的感受。整體色彩淡麗,是鄭愛華結合金屬原色與酸腐蝕出的效果。

在《花語─玫瑰》周圍,也散落許多細緻的沙石與貝殼,營造大自然生生不息的氛圍。在白沙灣到處都是岩石,但鄭愛華發現石縫裡開了百合花,內心受到震撼,即使是一朵小花,生命力也非常強。

鄭愛華以金屬創作的花卉雕塑《花語─玫瑰》。圖/城市美學新態度攝。

四季常青的桂花樹也是最有生命力的花種之一,桂樹能生長百年,樹枝粗壯,花朵團聚成傘狀,香氣迷人芬芳。鄭愛華加熱並擠壓金屬與鋼管,形塑造型活潑、律動感十足的《花語─桂花律動》,試圖表達桂花自由生長、生命力強的意象。

《花語─桂花律動》不像現實生活中的桂花樹,如藤蔓般纏繞向上生長,葉子與花朵都被放大,還有一隻蝴蝶停留在枝頭憩息。無論從哪個角度欣賞,其造型都是流動自然的,色彩則以綠色調為主。

鄭愛華以金屬創作造型活潑、律動感十足的《花語─桂花律動》。圖/城市美學新態度攝。

生命與大自然也成為鄭愛華近年關注的創作主題。她說,雖然丈夫過世了,但他留下了雕塑與素描,生命力仍然在裡頭,換言之如果她不繼續創作,她就會不知道自己在生命結束前追尋什麼。

「我用我的生命去創作,真誠地表達自己的情感。」鄭愛華表示,藝術家應該誠實面對自己,長久以來藝術與哲學都追求生命的價值,人從哪裡來、往哪裡走,人生是為了什麼,雖然是無解的答案,但你一定得用某種方式去詮釋這些事情。

藝術家鄭愛華接受城市美學新態度專訪。圖/城市美學新態度攝。

她也提到,自己最喜歡墨西哥女畫家芙烈達·卡蘿(Frida Kahlo)。即使是藝術家,要將自己完全暴露在別人面前,訴說喜怒哀樂等各種情感是很難的,但芙烈達·卡蘿感情強烈,經常創作自畫像,把自己攤在陽光下。

「我也不怕自己攤在陽光下,讓別人知道我是如何走過來的。」鄭愛華說,人們常隱諱地書寫自己的情感,但她認為內心赤裸裸的那一刻是快樂的,每個人都會一個情感的出口,轉角就會有陽光照著自己。

花語‧夢語-2017鄭愛華油畫雕塑個展
日期:2017年1月20日起至2017年3月26日
地點:人文遠雄博物館 展覽1館
開館時間 : 10:00~18:00(除夕及每周一休館)

人文遠雄博物館
聯絡電話:02-2697-1111
本館地址:新北市汐止區新台五路一段97號4樓
開館時間:週二~週日 10:00~18:00(每週一、除夕休館)
更多展覽資訊請見:人文遠雄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