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演活動, 藝術觀點

一場重返生命力的時空之旅|視覺藝術、劇場、新電影、音樂、文學「狂八〇」


狂八〇:跨領域靈光出現的時代
2022 年 12 月 3 月至 2023 年 2 月 26 日,於臺北市立美術館展出。


12月初的展覽開幕式特別邀請音樂人羅大佑演出 1980 年代經典歌曲。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我們要飛到那遙遠地方看一看 這世界並非那麼淒涼
 我們要飛到那遙遠地方望一望 這世界還是一片的光亮」
            ── 李壽全〈張三的歌〉(1986 年 8 月發行)

「在這個世界 有一點希望 有一點失望 我時常這麼想
 在這個世界 有一點歡樂 有一點悲傷 誰也無法逃開
 我們的世界 並不像你說的真有那麼壞
 你又何必感慨 用你的關懷和所有的愛
 為這個世界 添一些美麗色彩」
            ── 蔡藍欽〈這個世界〉(1987 年 6 月發行)

「1987 年 7 月 14 日,蔣經國總統明令宣告臺灣地區自 7 月 15 日零時起解嚴,並同時施行『動員戡亂時期國家安全法』(簡稱國家安全法、國安法),結束臺灣長達 38 年的戒嚴時期。」
            ── 文化部《臺灣大百科全書》〈解除戒嚴〉

展場一隅,呈現 1989 年六四天安門事件新聞報導片段。(Melody TU 採訪拍攝

1980 年代的世界,是個什麼樣的世界?

那是個尚未流行電腦與網路的世界。報紙副刊乘載著思潮引介、創作潮流推動的重要功能,例如報導文學及紀實攝影的風行、透過文學獎挖掘文壇新秀等。由於印刷技術門檻降低、國民平均所得提升、閱讀人口增加等,各種雜誌期刊的出版也進入戰國時代。

那是個「臺灣錢淹腳目」的世界。從海外學成歸國的人們帶入不同思潮。擁有經濟條件,並追求自由化,加上中產階級品味的成形,使文化表現受到各種形式的「翻譯」影響。在還沒有版權法律規範下大量盜版的外來翻譯著作、影音作品。

如同今日,那也是個正面臨劇烈轉變的世界。解嚴前後壓抑與開放並存的社會氛圍下,對言論自由的箝制開始鬆動,民眾的對事件的回應也開始產生影響力。內有解嚴,外有中華民國與美國斷交,所造成的國際、本土政治新局,使得臺灣必須在重新認識「中國文化」之際,尋找另一種文化身份以與全球開啟對話。在地知識也成為藝文工作者重新挖掘的對象。處在變動時局中的人們,透過踏訪、紀錄及創作,重省政治、歷史及認同問題,其中亦多見介於認識臺灣及中華想像之間的擺盪。

活在時代中,我們每個人都處在自己局部的視角,直到時移事往,我們所擁有的經驗,才漸漸顯露其真正的面貌。

「禁歌」展區。(Melody TU 採訪拍攝

台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12 月推出年度大展:「狂八〇:跨領域靈光出現的時代」,將 1980 年代的人事物彼此環環相扣。由北美館館長王俊傑、學者黃建宏共同策劃。歷時三年的前期研究、訪調與籌備,探尋在當時政治社會背景下,視覺藝術、劇場、新電影、音樂、文學等各藝術領域相互交織與碰撞的文化現場。展覽共計有七百餘件作品、檔案、音像紀錄與訪談,其中包含許多睽違多年再度展出的珍貴檔案文獻。

訊息在不同空間、媒體及平台中持續聚集、流通及轉化,促使許多事件及經驗不斷地連結、解構與再擴張。北美館館長暨策展人王俊傑表示,以當代視野,重新呈現混雜又充滿張力的文化現場,「絕不僅僅是懷舊與回憶,而是從當代的角度回望歷史脈絡及其對我們的影響。」願從那個各領域尚未如今日截然劃分的年代,充滿生命動力與靈光的現場,重新找到今日我們自身的定位。

展覽分為五個子題,包含「前衛與實驗」、「政治與禁忌」、「翻譯術與混種」、「在地、全球化與身份認同」以及「匯流與前進」,經由不同軸線,重新梳理紛雜且躁動的狂飆年代。

前衛與實驗

臺北市立美術館開館暨十項特展,1983,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檔案提供。

1980年代官方藝文館舍的建置,如1983年臺灣首座現當代美術館臺北市立美術館成立,1984年開始以「競賽雙年展」的形式舉辦「中國現代繪畫新展望」,成為許多重要藝術家發光發亮的重要平台。本次將展出館藏之得獎作品:陳幸婉《作品8411》(1983)、賴純純《讚美詩》(1985)、莊普《顫動的線》(1984)等。透過檔案文獻回顧開館前期所舉辦的展覽,可見當時藝術家對於官方美術機構的回應,以及北美館尋求自我定位的過程。

「息壤1」展覽現場,1986,高重黎攝。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另一方面,部分藝術家則試圖開展體制外的空間,如陳介人(陳界仁)發起展覽「息壤」(1986),在臺北市忠孝東路五段金帝大廈毛胚空屋內舉辦,展出裝置、繪畫、行為等複合媒材作品。本次展覽將再現林鉅、高重黎、陳界仁、王俊傑等當時展出的部分作品及文獻檔案,重現彼時的實驗氛圍。

李銘盛,《李銘盛=藝術》,行為、紀錄,1988,藝術家提供。

行為藝術行動藝術 的嘗試,也是臺灣當時前衛實驗的重要面向。林鉅在臺北嘉仁畫廊發表首次個展「純繪畫實驗閉關九十天」(1985),在50立方公尺的工作室內「閉關」期間,他不和人說話也不接受任何外來資訊,只做繪畫創作並每天以相機自拍作紀錄,本次將展出其自拍與展覽現場照片。李銘盛是臺灣少數用「行為」作為媒介的創作者,如《李銘盛=藝術》(1988)七個部分當中之一即是在北美館「達達的世界」展場中大便。

此時受到歐美 前衛劇場 影響,劇場創作者紛紛從演出空間、表演方法、文本等面向進行實驗,試圖突破傳統話劇形式,包含「蘭陵劇坊」、「河左岸劇團」、「環墟劇場」、「筆記劇場」、「洛河展意」、「臨界點劇象錄」等。由王墨林等跨領域創作者所聯合策劃的《拾月》(1987年10月25、26日),則為對觀演關係的挑戰,表演在淡金公路錫板站一帶發生,觀眾隨著表演者遊走在廢棄造船廠、海岸度假飛碟屋等空間,開啟對劇場的另類想像。

政治與禁忌

李再鈐,《低限的無限》,1983年於北美館展出,1985,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檔案提供。

1987年解嚴前後壓抑與開放並存的政治社會氛圍下,對言論自由的箝制開始鬆動,民眾的對事件的回應也開始產生影響力,如北美館的「紅星事件」(1985-86):藝術家李再鈐大型金屬雕塑《低限的無限》(1983)遭投書影射紅色五角星,館方經協議將原作從紅色改漆為銀色,而在引起政治意識型態干涉藝術自由的輿論後,又將作品復原。本次展覽特別向國泰人壽借件,於本館原址重現作品。

同時,各領域的工作者與創作者以新的媒體介面挑戰禁忌,讓臺灣歷史脫離威權式的單一敘事,思想、身體與創作也在日趨自由的社會中解封,如音樂人羅大佑透過歌曲創作發出對時事、體制的批判

《驅逐蘭嶼的惡靈》,1988,潘小俠攝。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從1970年代末逐步醞釀的社會運動,在解嚴後更加風起雲湧。攝影及媒體工作者如謝三泰、蔡明德、劉振祥、綠色小組等,以新的攝錄影技術記錄下行動的現場實況,提供大眾官方媒體以外的觀點;許多關注政治及社會議題的藝術工作者們,也帶著創作動能響應,讓對於民主的追求有更多發聲形式:「雅美族青年聯誼會」與周逸昌、王墨林、黎煥雄等藝術工作者合作呈現《驅除蘭嶼的惡靈》(1982),以行動劇場及報告劇的方式,在蘭嶼環島遊行以抗議核廢料貯存場的啟用;為紀念「520農民運動」(1988)一週年,藝術家、社運人士、電影及劇場導演集結,共同舉辦「五二〇藝術實踐聯展」及劇場作品《武・貳・凌》(1989)。

翻譯術與混種

當時文化表現受到各種形式的「翻譯」影響,例如在還沒有版權法律規範下大量盜版的外來翻譯著作、影音作品。從海外學成歸國的人們帶入不同思潮,受邀來臺演出的表演也多次為封閉的島國投下震憾彈,這些衝擊使得更多元的形式與在地內容進一步交融。

「白虎社」來臺演出,1986,阿部淳攝,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進念二十面體,《拾月/拾日譚》,1988,圖像由進念二十面體與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本展區由日本前衛舞踏表演團體「白虎社」香港前衛實驗藝術團體「進念.二十面體」來臺演出的相關紀錄開始,其表演形式與演出題材,都刺激著當時臺灣的實驗劇場運動與創作。在視覺藝術的領域,北美館持續策劃引進國際大展,包含「法國VIDEO藝術聯展」(1984)、「科技.藝術.生活—德國錄影藝術展」(1987)、「達達的世界」(1988)、「包浩斯1919-1933」(1989)等,在大眾出國不易、當代藝術形式對國內觀眾而言相對陌生的情況下,展呈錄像、裝置、觀念、行為等多元創作樣態,也影響了往後臺灣的藝術創作環境

一生中僅有短暫來台幾個月的張愛玲,卻影響台灣讀者及後來的創作者至深,在文學界被稱作「祖師奶奶」。(Melody TU 採訪拍攝
以旅行文學影響一代人流浪情懷的作家三毛,於台北榮民總醫院最後的絕筆首度在展覽公開。她寫道:「人生最大的事業不過是放心而已」。(Melody TU 採訪拍攝

張愛玲描寫歷史時空下女性處境的小說、三毛激起流浪異國情懷的遊記,其文學創作影響了當時年輕世代對遙遠世界追問的感性狀態。搖滾樂、港劇的引進,以及金馬獎國際觀摩影展的舉行,外來的刺激策動臺灣藝術工作者及民眾在思想與創意上的碰撞,以及對於探索和表達的慾望。

瑪莎.葛蘭姆(Martha Graham)的現代舞技巧影響台灣舞者深遠。(Melody TU 採訪拍攝

林懷民、劉靜敏(劉若瑀)、鍾明德、金士傑等藝術工作者,直接向西方重要舞蹈或表演先行者如舞蹈家瑪莎.葛蘭姆(Martha Graham)、劇場導演葛羅托夫斯基(Jerzy Grotowski)、「麵包傀儡劇場」(Bread & Puppet Theater)等取經,並引進其方法教學、美學形式等,亦深刻影響臺灣當時的藝術啟蒙及創作開展。

在地、全球化與身份認同

中華民國與美國斷交及解嚴所造成的國際、本土政治新局,使得臺灣必須在重新認識「中國文化」之際,尋找另一種文化身份以與全球開啟對話。處在變動時局中的人們,透過踏訪、紀錄及創作,重省政治、歷史及認同問題,其中亦多見介於認識臺灣及中華想像之間的擺盪:記錄全臺多個鄉鎮風俗文化的電視節目《芬芳寶島》、《映象之旅》,與日本放送協會(NHK)和中國中央電視台聯合製作的《絲綢之路》折射出的「中華」在地想像形成對照。音樂亦突顯政治現實與國族認同間的各種矛盾及變形,如「天水樂集」的作品充滿「中國」文化意象,卻又揉雜西洋搖滾、古典音樂和傳統戲曲音樂形式,而由眷村長大的年輕人組成的「青年合唱團」則以搖滾樂呈現大時代下漂泊離散的故事。

「電影合作社」成員吳念真、侯孝賢、楊德昌、陳國富、詹宏志合照,1988,劉振祥攝,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此展區播放《一切為明天》短片,當時在電影播映前放映,引發「新電影之死」的討論。(Melody TU 採訪拍攝
Melody TU 採訪拍攝
Melody TU 採訪拍攝

臺灣新電影浪潮 呈現了不同於當時主流商業電影對於「真實」的顯影,促成不同專業人才合作,也成為電影圈與藝文人士交流協作的跨領域平台,此展區呈現許多重要的台灣新電影如《小畢的故事》(1983)、《兒子的大玩偶》(1983)、《戀戀風塵》(1986)等作品之相關檔案,以及其他得以一窺當時新電影發展情形之文獻。

台灣藝術家朱銘與洪易的作品,也開始被看見。(Melody TU 採訪拍攝
改編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之一《馬克白》,《慾望城國》劇照,1986,當代傳奇劇場提供。

與此同時,在地知識也成為藝文工作者重新挖掘的對象,例如以藝術家 洪通 朱銘 為指標人物的「臺灣美術鄉土運動」推崇民間樸拙的藝術表現;以及「優劇場」、「零場121.25實驗劇團」在開發表演方法時,對民俗表演與身體訓練的參照。文本在地化也成為許多表演團體的創作手法,如「雲門舞集」的《紅樓夢》(1983)回應中國文學經典;「當代傳奇劇場」的創團之作《慾望城國》(1986),以新編京劇的方式,改編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之一《馬克白》。

匯流與前進

解嚴前後,臺灣社會議題與報導式雜誌出版。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陳映真與報導文學經典的《人間》雜誌。(Melody TU 採訪拍攝

在沒有電腦與網路的時代,報紙副刊乘載著思潮引介、創作潮流推動的重要功能,例如 報導文學紀實攝影 的風行、透過 文學獎 挖掘文壇新秀等。而由於印刷技術門檻降低、國民平均所得提升、閱讀人口增加等,各種雜誌期刊的出版也進入戰國時代,如《文星》、《幼獅文藝》、《雄獅美術》、《人間》、《婦女新知》等,尤其在「黨禁」下,辦雜誌也成為集會結社的替代方案,黨外雜誌如《八十年代》、《美麗島》、《前進》等呈現蓬勃而生猛的景象。

吳天章,《蔣經國的五個時期》,油彩、合成皮革,239 × 246公分 × 5,1989,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除了紙上媒介促成的思想交會,形形色色的聚會地點,則提供各路創作人碰面、激盪,開展新計畫的機會。展演空間除了較為正式的機構,如「美國文化中心」、「耕莘文教院」等之外,也有為數不少的替代空間,如「SOCA現代藝術工作室」、「伊通公園」等,另有複合式茶館如「紫藤廬」、具有時尚感的餐飲空間如「舊情綿綿」,而專營盜版藝術電影放映的「影廬」、「跳蚤窩」,也成為各領域文藝青年、影癡的聚會場合。本展區以開放的展間設計重塑聚會所氛圍,展期間將規劃系列公眾活動於此進行。

Melody TU 採訪拍攝

採訪.文字整理|Melody TU
資料.圖片提供|台北市立美術館


更多展訊

北美館自 2019 年起與臺北藝術大學合作「臺灣.八〇.自我啟蒙技術:跨領域靈光出現的時代」研究計畫,並將該計畫相關訪調內容以「啟蒙.八〇」系列專題,於館方發行的《現代美術》季刊連續刊載七期,今年終能以展覽全面性地呈現計畫成果。1980年代是形塑今天臺灣政治與社會樣貌的關鍵時刻,這個時期臺灣各個藝術領域多元發展,以強勁的文化動能向著1990年代爆發。「跨領域」此一現下的熱門關鍵詞,在八〇經驗中並非指涉完整分工後不同領域間的連結與合作,而是在未系統化狀態下對專業性的想像與追求,不分界別地彼此交混、激盪,產生許多難以用單一領域定義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