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演活動

「生根?移動的邊界」展,重新觀看人與土地在身體移動下的多層次樣貌

「生根?移動的邊界」為結合策展、展覽與工作坊機制的藝術創作計畫。立基於開放式實驗室(Open Laboratory)的試驗特質與「去邊界」的關鍵概念,藉由「移動」作為研究藥引,強調以公共性為主軸,進而貫穿、延展並實踐,企圖探索「人」與「地方」在不同地緣政治下的關係,並激發觀者對於相關知識庫的重新提問。

人或物種的移動並不是現代化下的產物。以東南亞馬來群島(Nusantara)為例,跨地域性的移動追溯於十五世紀,早期遷入馬來群島的人種有澳洲人種(Australoid)、矮黑人(Negrito)和美拉尼西亞人(Melanesoid)等。二戰前後的英殖民時期,起心竊取在地的天然資源,故引入大量外籍廉價勞工。而鴉片戰爭(1840-1842年)之後,中國華裔的礦場與種植勞工南下馬來亞與婆羅洲,達到一番移動潮的高峰期。

大量身體的移動性一直存在,非僅侷限屬於殖民時代的產物,持續疊加促使了各地物種與文化的全球混雜(Hybridity)。 身體的移動性與其環境、生存條件、地方政治、權利關係、族群、經濟、宗教等因素環環相扣。所謂「在地」,不限於國家疆域的地理定義,而是更廣義的「地方」;實體可見的「地方」之外,也指向感性層面的「地方」探討。此創作研究計畫初始便從看似非政治正確作為切入點,解構了「地方」/「土地」的既有規範與界線,以一個無界線、無邊界的位置,重構對於「土地」的想像。然而,「去邊界」不同等「無根狀態」,傾向以方法論的概念作為另闢思考路徑的媒介,重新觀看人與土地在身體的移動下所產生的多層次樣貌。

從家鄉到異鄉、此地到他所,其繁密特性處於當代的社會,似乎不由自主地形塑為理所當然的狀態。但是,身體感的異變意味著認知也將隨著改變,對於移動與地方的理解,兩者應是對等關係並且互相影響,而非單向軌跡。一波波於不同時代的移動和遷徙潮,背後滋生的利害關係,如何對於社會和家庭結構產生影響?試問,人民的生存狀態與價值觀如何改變社會框架,亦或者社會結構的演變如何促使了身體的移動?伴隨而來,我們與土地的關係、對於土地的認知,若和過往互相參照,產生如是的變化呢?

關乎人、土地與移動性的思辨,如何呼應當代的社會結構、科技發展與全球化現象等各項趨勢,為「生根?移動的邊界」希冀與觀者一齊重新省思,並且啟動嶄新的關係,穿梭身體與地方之間的「在地的異地」與「異地的在地」的新型態實驗性聯繫。

圖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

買藝術、玩設計、聽課程,成為<瘋設計會員>,美學素養立刻Level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