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演活動, 美學觀點

小動物陣頭!盛裝民間故事的「複眼叢林」──TFAM 年度個展|張徐展

「複眼叢林 — 張徐展個展」展場,2022。©臺北市立美術館。

鈴鐺聲勾起了祭典的印象,深入昏暗的展間,眼前鋪設出誤入山林神獸精靈某種表演般的魔幻現場──這是北美館 TFAM 2022 年度徵件獲選之一,張徐展的個展「複眼叢林」。

「複眼叢林 — 張徐展個展」展場,2022。©臺北市立美術館。

台灣傳統民俗的紙紮技藝,可以如何轉化為當代藝術的表現手法?

年輕藝術家張徐展,承襲家族淵源的紙紮技藝與記憶,從台灣藝陣的扮裝獲得靈感,並結合東南亞駐地研究創作的經驗,從 2018 年開始發展具有停格動畫質感與慶典氛圍的「動物故事系列」。

〈扮裝陣頭紙偶群〉動物故事系列,雕塑,報紙、鐵絲、鋁線、金屬吊飾、黏土、漿糊,2019-2022,尺寸依場地而定,©張徐展。

如容器般,〈湖景廣場〉、〈影子戲台〉、〈魔山普陀巖〉等場景裝置,用來盛放世界各個母題相近的民間譚。界於可愛與怪誕之間的紙偶雕塑──兔子、狐狸、鼠鹿、鱷魚、螃蟹等,來自不同地域的動物角色,在其中錯置著,擴張民俗故事的解讀空間。

Melody TU 採訪拍攝。

張徐展留意到,世界各地儘管有著不同的社會文化,卻不約而同出現相似的民間敘事文本,只是隨自然環境、歷史背景等在地性,在細節上產生變化。他將故事的輪廓視為容器,探索台灣與世界的連結,如:台灣有華麗的藝陣表演來傳述故事,印尼的甘美朗(Gamelan)則用皮影戲來創造敘事,處處是相似又異質的文化。這些研究與思索都在他的藝術創作中展現出來。

Melody TU 採訪拍攝。

展場鋪設的這些神異奇幻的場景,其實來自他錄像作品《熱帶複眼》的情節重現。

如同許多故事的開頭,通道之後是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
〈紙膚空間裝置〉,報紙、漿糊、木板,現地製作,2022,尺寸依場地而定。©臺北市立美術館。

張徐展近年轉向電影規格,投入動畫來實踐藝術創作,揉合實驗動畫、錄像裝置、擴延電影、大型多頻道投影裝置創作與雕塑物件,試圖拓展觀影經驗的各種可能。2018 年曾以錄像動畫《Si So Mi》提名第 55 屆金馬獎最佳動畫短片獎。

《熱帶複眼》是他與工作室團隊花了兩到三年的功夫製作,總長 16 分鐘的錄像作品。回應世界也整合自身文化,談論世間的存在與腐朽,狂歡與寂寞。豐沛抽換的意象與出乎意料的敘事,非常值得留下時間觀看。

「複眼叢林 — 張徐展個展」展場,2022。©臺北市立美術館。
《熱帶複眼》動物故事系列(截圖),單頻道錄像動畫,2021-2022,16分鐘,4K,有聲彩色,©張徐展。
Melody TU 採訪拍攝。

包括藝術家受邀於 2020 年橫濱三年展、獲選為 2021 年德意志銀行美術館年度藝術家獎的新作,在這次個展中,皆首度於台灣亮相並完整呈現。

採訪.撰文/Melody TU
資料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2022 TFAM年度個展.複眼叢林—張徐展個展

展期|2022/08/20 -11/13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 3A 展覽室

藝術家簡介|張徐展

現為專職 藝術動畫小導演、當代藝術家、華麗的奇怪寶貝訓獸師。與成員共同創辦「新興糊紙文化組織」推動臺灣紙紮工藝與文化教育。 2018 年以錄像動畫《Si So Mi》提名第55屆金馬獎最佳動畫短片獎,並受邀參加 PSA 上海當代藝術美術館《第十二屆 上海雙年展》,並榮獲臺中國際動畫影展臺灣獎首獎。2019 受邀美國 CalArts 加州藝術大學 Visiting Artist 客座藝術家,同年獲頒世界四大動畫影展之一《薩格勒布國際動畫影展》評審特別提及獎。為首位獲頒德意志銀行年度藝術家獎 (Deutsche Bank Artists of the Year) 的臺灣藝術家,2021 年於德國柏林 Palais Populaire 美術館展出。

(肖像攝影 ©臺北市立美術館)


北美館為鼓勵當代藝術創作,每年持續辦理 TFAM 年度個展(申請展)徵件,透過徵集國內優秀藝術創作者提案,帶給觀眾當代思辨與創作型態多樣化的體驗。獲選於 2022 年展出者為:張徐展、蕭筑方、陳庭榕、曾慶強。今年甫於 8 月初公布下一屆申請展徵件結果,王耀億、施懿珊、張永達、饒加恩四檔個展,預計於 2023 年下半年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