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演活動, 藝術美學

偶然的運轉 | MoCA × 韓國 ACC 合作藝展 跳脫人類中心主義


偶然的運轉 ── 台北當代藝術館 × 韓國國立亞洲文化殿堂 合作展
2023/10/21-12/10


偶然的運轉
權慧元《第一束光》First Light

台北當代藝術館攜手韓國國立亞洲文化殿堂(Asia Culture Center,簡稱ACC),共同在今年秋日帶來「偶然的運轉」展覽。韓國 ACC 資深策展人李伎矛(Gimo Yi)擔任策劃,向世界提問:如果地球不再圍繞著絕對人類中心主義運作,實際上是由非人類實體介入運作時,人類將會經歷什麼樣的現象?透過韓國藝術家權慧元(Hyewon Kwon)的四件錄像及裝置作品,詮釋人類與非人類實體的共存情境,嘗試跳脫人類中心主義的限制,以更靈活的方式看待身處的世界。

來自韓國首爾的策展人與藝術家

出生於韓國首爾的李伎矛,擁有美國芝加哥伊利諾大學藝術史碩士學位,目前為英國雷丁大學策展實務博士候選人,並於首爾及光州居住與工作。自 2016 年起,李伎矛便在位於韓國光州的亞洲文化殿堂(ACC)擔任資深策展人,曾策劃「水樂園」(2022)、ACC媒體立面計畫「感官花園:夜幕降,光滿園」(2021)、ACC_R駐村計畫「親生命性」(2020)、ACC藝術空間串聯計畫(2017-2018),以及 ACC 一週年紀念展「巨人俱樂部」(2016)。在此之前,李伎矛曾於各機構擔任策展人,包含首爾美術館(SeMA)、White Block藝術中心以及白南準藝術中心;她在首爾國際畫廊擔任資深總監時籌辦「媒體城市首爾雙年展」(SeMA,2011-2013)、策劃「吞下駱駝的沙漏」(White Block藝術中心,2015)、SIA媒體藝術獎(SeMA, 2013)以及多位藝術家個展,包括提姆・波頓(SeMA,2012)、朱利安.奧培(國際畫廊,2009)及李禹煥(國際畫廊,2009)。

偶然的運轉
權慧元《不可能的世界》|藝術家提供

藝術家權慧元同樣出生於韓國首爾,自 2011 年起在國際間工作,現居住於首爾。她畢業於國立韓國藝術大學,並曾於倫敦大學學院斯萊德美術學院就讀媒體藝術。2011年入選英國彭博新當代藝術獎,並於2019年獲得第十九屆宋恩美術大獎。近期的展覽包括「SeMA精選:十魔咒」(SeMA,2023)、「水樂園」(ACC,2022)、「廣闊而緩慢」(京畿道美術館,2021)、「意園」(韓國國立現代美術館,2021)、「感官花園:夜幕降,光滿園」(ACC,2021)。

權慧元《不可能的世界》|藝術家提供

錄像與裝置作品開啟多維度的想像

針對人類中心主義世界觀的絕對性提出質疑,將觀眾的視角觀點帶往宇宙、非人類實體與大自然的領域中,深入理解在當代世界中,人類與非人類實體間是如何共存,如何通過偶然的運轉產生互動,重新思考當代科技演化下人類物種的角色轉變。

展覽分為三個維度:正面(Recto)、反面(Verso)、之間(Inframince)。第一個維度「正面」,「Recto」字面上意思是書的右頁,意味著人類透過眼睛視網膜所看到的世界,實際上是一個表面的層次。

《發光記憶的碎片》在展間走廊的窗戶上,每扇窗戶安裝8至10個各式形狀不一的玻璃鏡片,目光所及的風景視野逐一透過玻璃反射,敘事出玻璃技術的進步,應用在攝影、VR技術上,提供人們更廣闊、更全面的視野。邀請觀者藉由以相機鏡頭作為媒材的光學裝置來觀看窗外的風景,並以此提問:由人類定義的感知世界、物質和標準規範,是否純粹由人類意識所構成,或者會因相機鏡頭等非人類媒介的偶然介入而扭曲變形?

偶然的運轉
《發光記憶的碎片》展覽現場

第二個維度「之間」,「Inframince」源於觀念藝術之父,法國藝術家馬塞爾・杜象(Marcel Duchamp)所提出的「次薄」(或譯「細微體」)概念,意即極細微的厚度與差異。舉例來說,當有人從椅子上站起來,下一個坐在那把椅子上的人,所感受到的殘餘溫度,便是此一感知狀態的具體展現。在這個展覽中,此概念的重要性在於,它被視為代表可見世界的「正面」維度和代表可見世界之外的「反面」維度,兩者之間的維度。因此,第二個維度「之間」聚焦於非人類實體間的關係和行動,探討它們如何相互影響並創造出新的敘事。

《不可能的世界》是一部由自動化系統製作的奇幻觀察紀錄影片,藝術家在湖泊設置相機和感應器,進行為期一年的拍攝和觀測。這些機械設備收集了水溫、酸鹼值以及各種物種的密度和行為等數據,這些抽象的數據自行演算生成出這座湖泊的影像與生態敘事。

《不可能的世界》展覽現場
《不可能的世界》|藝術家提供
《不可能的世界》|藝術家提供

第三個維度「反面」,「Verso」字面上的意思為書的左頁,暗指存在於有限人類世界之外的無限次元,屬於此維度的作品包括《第一束光》和《軌道運行中》。這兩件作品提出的問題,與「正面」維度所指涉的問題相同:「人類相信自己可以看見、感受和理解的事物,並視其為當代世界的真實,但那是否能被歸類為真正的現實?」

《第一束光》錄像作品追溯了天文攝影的發展歷程,藝術家蒐集早期人類使用鏡子、透鏡和成像技術的相關資料,再到逐漸發展出提高清晰度的堆疊軟體與機械裝置,如反射望遠鏡、相機的演進影像,這樣的展現方式企圖捕捉宇宙遙遠星光的過程,再現了人類對於探究宇宙天體的無窮渴望。

《第一束光》|藝術家提供
偶然的運轉
《第一束光》|藝術家提供
偶然的運轉
《第一束光》|藝術家提供

《軌道運行中》的錄像作品中,藝術家細緻地檢視地球經典圖像的拍攝歷史。1957年首顆蘇聯發射的人造衛星「史普尼克1號」開啟從太空觀察地球的視角,以及阿波羅8號拍攝的「地球初升」和阿波羅17號拍攝的「藍色彈珠」等經典畫面,試圖探討這些鳥瞰視角如何改變了我們對地球的理解。

《軌道運行中》展覽現場
偶然的運轉
《軌道運行中》展覽現場

編輯整理|Melody TU
資料.圖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


偶然的運轉

展期|2023/10/21-12/10
地點|台北當代藝術館實驗展場 MoCA Studio

更多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