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畫作不再靜止於白盒子之中,而是在城市街頭行走、被凝視、甚至與你擦身而過——藝術,便成為一場移動的對話,也是一種介於動靜之間的設計干預。
由藝術家 Tayfun Sarier 與導演 Zeynep Oğuz 合作推出的影像計畫《藝術漫步》(Art Walk),以倫敦為舞台,策劃出一場介於行為藝術、城市攝影與公共空間設計之間的創作實驗。由藝術行者帶著一幅女性肖像畫作走上街頭,穿越公園、商業區與老建築街角,與真實城市進行即興且詩意的互動。
靜態藝術轉化為動態城市語彙
在這場設計思維驅動的實驗中,畫作不再只是牆面上的展示,而是成為空間中的移動藝術。畫作所經之處,即是臨時生成的展場;畫框成為裝置,街道則轉化為敘事介面。這種去中心化的城市行動,挑戰了傳統藝術與觀眾之間的距離,也重新定義城市空間的使用方式。
行走的畫布以不打擾、不入侵的姿態,靜靜潛入城市節奏,讓觀者在無預期的瞬間遭遇藝術:是驚喜,更是一種公共感官的召喚。
從觀看到共鳴:公共空間中的「暫態劇場」
城市是一個被高度秩序化的視覺系統,而《藝術漫步》透過「行走的畫作」這一異質物件的介入,打破這種秩序、植入片段的異想與詩意,透過微觀的視覺異常、藝術即空間的再設計,重啟人們對日常環境的感知與凝視。
「藝術漫步」的創作過程,未申請拍攝許可、未封街、未安排表演者,而是信任城市本身的可塑性與觀眾的直覺反應。這種對即興性與偶然性的擁抱,體現了當代城市美學中「共創」與「開放式體驗設計」的核心理念。
最具戲劇性的時刻,來自於畫作本尊與「真人分身」在街頭意外邂逅:觀眾在不被明說的情境下,啟動對角色與真實的辨識,產生認知錯位,進而喚起關於身份、模仿與替身美學的深層思辨。
Tayfun Sarier 更多作品 | 官網 | Instagram
撰文|曉陽
VIA|Tayfun Sar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