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演活動

比利時藝術家史丹‧安克 虛實辯證的空間美學

欣賞一幅畫,所感受到的美好,常超越畫框的限制,在腦海延展為無限的想像時空。這種對藝術的情感投射、不可視的空間氛圍與存在作品外的「虛」,也是比利時藝術家史丹.安克(Stijn Ank)長期關注的創作議題與思索辯證。

比利時藝術家史丹.安克虛實辯證的創作。圖/邱家琳攝。

史丹.安克生於1977年,原本是名建築設計師,為了追求更自由的創作實踐,10年前決定投入藝術領域,開始以各種物品搭建模具、運用熟悉的灰泥為媒材,創造遊走於平面繪畫與立體雕塑邊界的作品。

他擅長現地創作,透過路邊的沙包、扁平輪胎任意搭建為模具,再將特製的石膏灰泥與顏料,階段性地倒入模具中。待石膏灰泥凝固成型、卸除模具後,色彩層層堆疊的藝術裝置便映入眼簾,引發人們思索空間中的虛(模具)與實(作品)。

比利時藝術家史丹.安克於開幕記者會致詞。圖/邱家琳攝。

史丹.安克也以看畫為例,比喻空間中的虛:「欣賞梵谷繪製的向日葵時,雖然作品是50X80公分的物件,我的想像卻不會被尺寸所限,向日葵反而延展為花田,帶給人開闊的空間感受。」

今年,台北當代藝術館也特別邀請史丹.安克舉辦個展「在空之間」(Unvoid),展示兩件現地創作《08.2017》、《07.2017》與錄像裝置《在空之間》,讓觀者從光影、氣流與時間中,感受藝術家的簡約美學與重新詮釋的時空意涵。

「在空之間-史丹.安克個展」展覽現場。圖/邱家琳攝。

從作品抽離自我 不干涉創作過程

觀者常看見藝術品的「實」,卻沒能留意「虛」的存在,像光線與色彩營造的空間氛圍、藝術家的創作過程與時間等不可見的事物。對史丹.安克來說,空間、光線、色彩與時間是他最重要的創作元素,也是構成作品有生命力的條件之一。

為了探索從虛到實的轉換過程,史丹.安克用影像紀錄各種顏色的灰泥,倒入有著透明玻璃門的木櫃。觀者可以藉由錄像《在空之間》窺視灰泥如何在容器裡混合、抵抗或相互影響,以及木櫃無法負荷灰泥的重量與流速,最終擊碎了玻璃的狀態。

錄像裝置《在空之間》,探索從虛到實的轉換過程。圖/邱家琳攝。

若《在空之間》是動態的繪畫,那《07.2017》便是靜止的繪畫形式。史丹.安克以錄像的某一幕為靈感,將各色灰泥分層倒入特製的模具,等待灰泥凝固成型後,畫作表面不平整、留有氣孔痕跡與水平的分層線條,表達時間被凍結封存。

藝術家史丹.安克講解現地創作《07.2017》。圖/當代藝術館提供。

《08.2017》也同樣紀錄灌模的過程,藝術家以沙包層層堆疊,創造出一個長方體高塔,接著從中央分層灌入灰泥。當灰泥凝固、卸下沙包,高聳直立的白色雕塑便佇立在台北當代藝術館的一樓廊道,在光線照拂下,能看見沙包互相擠壓、時間流逝的刻痕。

現地創作《08.2017》佇立於台北當代藝術館的走廊。圖/邱家琳攝。

無論是《在空之間》、《07.2017》或《08.2017》,史丹.安克都試圖從作品中抽離自我,不去干涉與掌握創作過程,讓媒材任意混合與流動。而每次的創作成果都令他感到驚艷,作品也自然而然展現媒材的質感、內在特質與生命力,以及帶出人與空間、空間與作品的討論。

在空之間-史丹.安克個展
展期:2017/07/29-2017/09/10
地點: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 Studio (台北市大同區長安西路39號 )


延伸閱讀:點亮中山街區的樹 讓創意萌芽茁壯
想追蹤更多設計、藝術與生活類報導嗎?點選瘋設計LINE生活圈加入好友,帶你欣賞更多精彩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