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演活動

走入大溪慢慢生活,歷史街區共同設計實踐|慢而悠閒的回歸到永續的地方認同


10 組慢設計+2X2 場慢體驗+3 處慢實驗

大溪老街的範圍過去稱為上街、下街,和平路熱鬧的老街被稱作下街,上街的中央路、中山路則因為沒有商業化的經營模式,所以還保留了徐緩的大溪生活感。

為活化大溪老街上街的中山路、中央路在地故事老店及空間,21 日起為期 11 天在大溪區多目標體育館舉辦「大溪慢慢-來一場慢生活設計提案」。透過特色老店、藝文空間合作改造走進大溪人生活和文化,讓來訪遊客能從更多方面,用更多元的視角走探大溪。

策展人、日日田職物所創辦人高慶榮,以這兩條非觀光、具生活感的歷史街區,進行媒合設計單位與在地店家合作,保留傳統元素的同時,引入鮮活的設計因子。他分享,在老街區中,不管是生活脈絡或老店,原有的內容就已紛呈精彩,可惜的是家鄉之美無法被更多人看見。因此這次的展覽,也擔綱起轉譯與打磨的角色,帶領民眾進入「大溪慢慢」的核心。

這場慢生活提案,連結設計師與藝文工作者,利用地方探索,尋找出可以透過設計力來玩轉的著力點。 10 組不同系統的設計單位相互媒合,設計範疇從室內設計、平面設計跨領域到劇場、音樂、旅行……等,還與 3 家大專院校聯手,與盤點後的店家進行軟體服務與硬體設施的改造。不同型態的專業層面,新鮮有趣地與地方文化元素進行碰撞,成為連當地居民也大力認同的改造。


不搶快、只做好,慢而悠閒的調性,回歸到地方認同

擅長橫向思考,有雙漫步街區就能發現特點的晶亮雙眼,策展人高慶榮總在毫不相關的事物背後,洞悉深層連結,並加以美學的背景進行轉譯與組織。這次的「大溪慢慢」,承襲了他過往回家鄉負責的專案那種不搶快、只做好,慢而悠閒的調性,回歸到地方認同。

高慶榮分享,大溪老街很有名,但好像停留在淺層,親自用雙腳踏入老街生活,深入了解當地人的生活紋理,不僅能看到各式時空的招牌,也能在一條中央路的老街上包辦這一生的所有需求。不同的時間軸在此成為一個宇宙,形成一個豐富生活脈絡的呈現。

回扣這次大溪慢慢的策展主題,大溪慢慢以一個實驗作為啟動,這種慢慢的改變將在時間軸上持續進行。而這次所有參與的經營者,也並非專案結束就告一段落,它會在未來的時空,再發生更多故事,逐步讓大家關注跟觀察到這條街區的魅力。

以下一起來看十組合作計畫:


翠田墊子故事館 X 壹路設計有限公司|「大溪老街好神」導覽系統

翠田的主人原本只是想為公司「墊一店」尋找實體店舖,開設「墊子專門店」,卻被新南老街上的翠田牌樓和空地給吸引,興起「把老房子蓋回來」的念頭⋯。從 2020 年底啟建至今,在古蹟建築師、匠師和營造專業努力下,翠田從無到有,長出了一座仿傳統閩南式建築,三進三落的「新蓋的老房子」。

由墊一店奇想國際有限公司規劃營造複合式的空間,將商業、展覽及公共服務性空間結合,是座規劃三進、三落閩南式的建築物。C house溪房子手作將大溪街區牌樓上的神獸,設計轉換以「好神護照」的方式,引起動機細看牌樓之美,認識大溪傳統歷史的文化元素、魅力與故事。與「翠田」空間的靈魂人物-林苑玲合作,同樣熱愛著大溪並希望活化老街的空間,將「大溪好神導覽站」進駐翠田空間販售。


吳宇軒 X 桃媽田野工作室|大溪人一日生活體驗 大溪市場走讀

設計師吳宇軒與「桃媽田野工作室」的資深導覽員林麗雲老師,和在大溪市場經營多年的「香桔子小客廳」Jenny,共同規劃走讀路線,並媒合大溪市場攤商改造,設計導覽識別形象與導覽地圖摺頁,讓民眾感受更專業化的導覽體驗,成為探索大溪人生活的獨特方式。


永珍香餅店 X 大拙設計|永珍香餅店「明月照大溪」計畫

百年老店永珍香餅店,店內擺設、裝潢老舊,大拙設計在了解第四代店主黃智弘需求後,將店面設計具美感及實際需求結合,並將永珍香的品牌識別做整體規劃設計。從每次到訪討論中,彼此的熟悉讓黃智弘表達更多對未來的生活規劃,「不只是做設計」大拙設計的陶威儒說。


萬里香豆干 X 宏技文化實業有限公司|翻轉豆干文化的想像,新創品牌建立與多元服務開發

在大溪深耕近百年的萬里香豆干,即將跨過百年門檻的同時,同時做出創新變化。宏技文化實業透過設計導入,使品牌接觸到新一代的顧客,透過新的識別與定位、店內空間改造,進行二十年來的大更新,延伸線上網站架設增加觸及機會。


莊馥瑋 X 雅麗音樂教室|耳朵散步-風華大溪

聲樂家莊馥瑋與雅麗音樂教室合作,以大溪代表性的聲音為發想,跨領域設計推出聲景明信片,其中包含聲音及影像採集、音樂設計製作、插畫設計印刷、影片後製及配樂製作的藝術創作,將老城區的日常濃縮到明信片中,讓旅客可以將老城的浪漫打包進口袋。


青少年探索教育基地 X 社團法人桃園市青少年探索學習協會|大溪酷學實驗室

原為閒置空間,因此部分空間設計與施作,採取「參與式設計」,目的是透過大專青年及青少年的觀點,來強化空間跟教育的連結性。現規劃室內攀岩牆、走繩、桌遊等設施,並辦理主題體驗課程。核心成員是教育工作者與大溪地方青年,宗旨為「運用戶外探索及體驗學習方法,發展青少年自我潛能並促進教育平權。」設計團隊希望透過這個空間,提供家長非升學型態的教育選擇,讓孩子接觸地方事物學習成長,同時提供給青少年工讀與學習機會。

在大溪將戶外活動與社區教育結合,打造一處空間可以體驗繩索技巧與室內攀岩,並具多元性、開放性,包容不同個性的行動者自由運用。同時合作李婉宗老師、黃慧勤老師等在地教師與單位,讓彼此串聯資源,創造青少年教育的新方向。


第一商行 X 銘傳大學商業設計系|第一商行店面視覺改善計畫

成立 50 多年的第一商行,店內商品包羅萬象,除日常用品外,舉凡醃漬醬菜、山珍土產、海鮮魚貨一應俱全。長年經營的用心成為在地人不可或缺的好夥伴。

有著滿滿故事的食品行,在設計過程中從和店家互動,感受到蓬勃的生命力。因此從真實、啟發人的事物為設計思考,將門面的視覺改善,並以有趣、親切的特色展示店內商品,從而讓更多人認識第一商行的魅力。

第一商行設計合作後。
第一商行設計合作前。


穎昌行 X 也樂設計有限公司|大溪五穀糧行空間改造種心計畫

於 1958 年由李訓昌先生起始,從三角公園販售白米,1963 年購入中央路店面經營至今。主要販售五穀雜糧及飼料,並配合節氣時令銷售所需產品,是大溪居民,日常生活採購最常光顧的店家之一。

穎昌行是開業六十多年的五穀糧行,經營時間長了有著既定的販售方式。第二代店主認為守成不易,而第三代年輕人期待可以帶來改變的契機。也樂設計透過店面空間改造、產品包裝設計,改造穎昌行的整體氛圍。許多老客戶來採購時,皆認為這樣的改變很讓人驚喜。亮黃色的視覺設計,突破了大家對五穀糧行的想像。

拒絕老街扁平化,不僅止於一次的城裡擾動|追求永續循環的漣漪與延續

最後,策展人談起對這次計劃的展望:他希望事件的發生,不僅止於一次嘉年華式城裡的擾動,而是永續循環的漣漪與美麗。這必須要地方的產業與團隊合力,慢慢進行調整,設計成活動結束後,日常也會持續使用的設計。

這次的大溪慢慢,引導設計師群透過累積,對空間促成新想像,10 組設計團隊+10 家店的相互碰撞,在雙方意見交流下,延續了傳承的價值。策展人也引導老店延展長出知識群,比如五榖雜糧行,現在已經開始能介紹出它 20 幾種穀物。街區逐漸能延伸出特別的知識脈絡,讓來訪的觀光客看到更深度豐富、更知性的老街另一面,也成為老街參與的另一種新鮮玩法。

拒絕老街扁平化,每家店皆以各自獨立的設計,集合成慢慢有亮點、吸引力的街區。觀光客因而能透過探索與發現,成為大溪老故事的參與者。

這次的計畫,延攬些當地年輕團體扮演起承先啟後的關鍵,讓更多人願意進來理解地方內部。正向循環將在未來延續以新創意,在基礎下做更大的發揮。藉由這件計畫的發酵,變成未來大溪老街另一個新的面貌與層次,轉譯為具有吸引力的老街內容,產生內外部的擾動。

Via|日日田職物所